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 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聚焦 > 正文
政和:让城市归属感更强 幸福味更浓

2022-11-08 17:31:5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出行越来越便捷,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人居环境越来越舒适,城市品质越来越有格调……政和市民不断给自己的城市点赞。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追求;而归属感,是城市最大的吸引力。近年来,政和县以打造“两城”“两地”(中国白茶城、中国竹具工艺城和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朱子文化孕育地)为引领,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和城市改造更新,城市框架逐渐拉开,城市功能、品位品质不断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但是,只有钢筋水泥的城市是没有温度的,产生不了归属感。因此,政和县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抓好“软件”内容的建设,让整个城市归属感更强幸福味更浓!

改造后的政和县城区西大街路段 (叶林建 摄)

做好城市建设“加减法”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原来在对面的临时菜市场,摊位小、环境也不好,大家都挤在一起。现在到新的市场了,这里空间更大,环境好,生意也更好了!”搬进新建的南门菜市场,摊主老陈每天都忙碌并快乐着。

之前,老陈等48户个体商贩都在南门临时菜市场摆摊做生意。作为典型的老旧临时菜市场,基础设施简陋、环境状况差、占道经营等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彻底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政和县将其列入旧城改造片区开发确定的项目征迁点之一,拆除临时菜市场,新建南门菜市场。

走进新建的南门菜市场,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环境和明亮有序的摊位,活蹦乱跳的鱼虾、新鲜的果蔬、齐全的生活用品,浓浓的繁荣气息扑面而来。

“原来菜市场很简陋,刮风下雨的时候,买菜就特别不方便。”家住南大街的市民蔡大伯手里拎着芹菜和五花肉笑着说,他从菜市场开工开始就盼着早日开业,“现在的菜市场真是非常方便,菜价也很实惠。”

这仅仅是政和县旧城改造众多项目当中的一项。

政和县城地形狭小,旧城区贴山沿溪而建,十分拥挤。车乱停、路常堵、“见缝插楼”的场景,是居民对旧城区的记忆。疏解人口空间压力,就要转变思维做“减法”,为旧城区空间“留白、减压”。

今年,政和县因地制宜启动旧城改造片区开发,以“1+N”的模式确定征迁方案,“1”就是南庄洋片区,“N”就是分布在县城的14个“老、破、旧”项目征迁点,包括地质灾害点、危房、企业旧厂房等,征迁后将消除一批安全隐患,也给城市“透气”,建设农贸市场、口袋公园、停车场等群众期盼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变脏乱差状况,改善人居环境。

在为旧城区做“减法”的同时,政和县还按照“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理念,为新城区做“加法”。

政和新城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高速连接县城的迎宾大道穿城而过,中国白茶城、正和外国语学校、工人文化宫、博物馆、竹林展示馆等配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政和县廖俊波先进事迹传习地启用并迎来一拨又一拨学员,国际商贸城、新城大桥等项目正在规划中,政和经济开发区配同心创业居住小区主体封顶,同心幼儿园投入使用……

一个具有现代复合功能,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的政和新城正在逐渐形成。

政和县城区夜景 (叶林建 摄)

打造城市管理“智慧大脑” 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路畅、街净、天蓝、地绿,行走政和,这里道路干净通畅,市容靓丽整洁,离不开的是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优美整洁的城市形象,凝聚着城市管理者的心血和智慧。

来到政和县智慧城管平台,两位工作人员认真察看各自眼前的电脑屏幕,墙上电子大屏上显示着城区重要路口和地段的实时情况。

“广电路口有占道经营情况,请执法队员到现场处理。”16时13分,工作人员宋雪英发现广电路口存在占道经营现象,立即打电话通知城市市容执法人员。5分钟后,执法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平台。

“政和县城区由25名执法人员负责,传统人工巡查执法费时费力,且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政和县市容园林管理大队大队长魏勇介绍,智慧城管平台实现了在最短时间内从锁定事件发生地、系统上报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派发处置意见到最终反馈的所有流程。“执法工作强度降低,问题处理能力增强了。”

近年来,政和县依托智慧城管平台,以智慧手段赋能“绣花功”,实现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领域、全时段监管和城市管理问题的高效率、高标准处置,推动文明城区常态化创建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政和县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持续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环境综合和交通秩序整治,将城区45路主干道路高清及300路高清电子监控接入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实现视频监控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划定严管示范街,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城管+警长+路长+市场监管”机制,对城区各路段、各街巷明确责任表、责任人;加强城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完善市政道路照明设施,丰富城市夜景,进一步弘扬文明之风、树立新政和形象,着力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政和县还着力提升市民道德素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发挥16支志愿者队伍带动作用,开展文明市民、文明交通、文明街巷、文明经营、文明车厢、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活动,开展“新政和人”“身边好人”“文明诚信经营户”等各种评选评比活动,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全面提升广大市民素质。

改造后的政和塔山公园路段 (徐庭盛 摄)

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品质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吸引着全体人民的关注;城市建设的每一点进步,都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我们的小区经过改造后,变得更漂亮了。”

“家门口就有公园,真是太方便锻炼了。”

“改造后,感觉城市上档次了。”

……

谈起县城近年来的变化,政和县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去年以来,政和县以提高县城生态质量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优化县城生态,提升县城品位,深入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程,谋划实施76个项目全面开工,总投资59.83亿元,城市主要路段“白改黑”,夜景工程亮化提升,高速和铁路入城口、城区重要路段绿化花化彩化,“三山”公园生态景观步道,5个口袋公园建设全面完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政和城区文明路路段,工人们在平整墙面、划线喷漆,进行主街立面改造作业。

“文明路是政和县城区立面改造工程道路中的一段,也是政和县提升城乡建设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前,政和城区的解放街、胜利街、西大街等部分路段已完成立面改造。”政和县住建局党组书记魏东升介绍,“改造后,沿街房屋原本破旧的外立面‘穿’上了明黄色的‘外衣’,房屋的每一层都装上了统一空调架,店招的彩钢瓦替换成了树脂瓦,杂乱的线束规整了,房屋错落有序,更有美感。”

城市的“进化”,不仅体现在不断拔高的大楼、繁华的商业中心,而且弥散在温馨有序的老旧小区里。

魏东升说,政和县城区老旧住宅较多,配套设施不健全、居住环境不理想,一直是居民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围绕建设‘城中有园、园中有林、林中有景’的山水生态休闲城市目标,更新老旧小区地下管网,雨污分离,实施城市内涝整治工程,防止城市内涝。”

“以前的街面有些脏乱,现在经过改造变得不一样了,不仅消除了房屋安全隐患,而且整体看起来又美观又清爽。”在熊山街道凤嘴社区开店的叶先生说,立面改造让城区环境越变越好,道路改造让小巷变大路,大家住得越来越舒心了,也吸引了更多居民来政和。

七星溪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孩童和老人的嬉闹声惊起几只水鸟,一幅闲适的城市画卷就在眼前——每天清晨或傍晚,政和七星溪森林休闲步道便会上演如此幸福和谐的一幕。

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群众才会感觉到幸福。政和县正逐渐变成更干净有序、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之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政和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更多“设计图”变为“实景图”,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城市提质升级,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卢国华 阮倩敏 曾大龙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