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聚焦 > 正文
延平:理论+实践 这场培训文明实践培训干货满满

2025-05-19 16:41:29    来源: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延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面提升延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延平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5月15日至16日,延平区举办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骨干培训班,来自乡镇(街道)实践所、区直部门50余名文明实践工作骨干参加集中学习。

现场教学 提升用好文明实践资源能力

学员们实地观摩王台文明实践带,走进延平区循迹再奋进提质培优实践单位——科特派主题馆,通过度发展历程;在福建省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基地丰产林,实地体验新时代的“绿色金库”;来到科特派产学研实训基地,了解广大科技特派员带着任务和责任扎根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奉献才智,推动农业现代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与重大成果。

参观福建省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基地丰产林 游立成 摄

学员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详细了解实践带培育建设中,如何将辖区的历史文化、红色印迹、文明实践阵地以及文旅网红打卡点等丰富的文明实践资源串联起来,通过队伍建设、资源整合、活动开展、品牌塑造等,将阵地打造成为群众参与性强、体验感好的文明实践新场景,为延平各地组织培育建设文明实践带(圈)提供了样板。

讨论交流 提升讲好文明实践故事能力

培训还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工作交流,王台镇实践所,突出科特派优势,融合百合小镇建设盘活资产等方面作了分享;炉下镇实践所,围绕“炉下之问”,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特色主题公园,培育文明实践圈作了发言;四鹤街道实践所,用好、用活“五联共建”工作机制,开展跨片区联建、整合资源的经验值得各所借鉴。夏道、赤门、巨口实践所分别结合各自特色亮点、品牌培育、精品线路设计等作了交流。

各实践所代表坐在一起交流 游立成 摄

专家讲授 提升做好文明实践工作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海峡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郑碧强教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研究》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结合实践案例深度解析了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的逻辑与成效、面临挑战,从如何结合当地文化、群众需求、创新融合角度,就打造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提出了解题公式。

郑碧强教授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研究》专题授课 游立成 摄

福建省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游立华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文化发展路径》为题,结合省内各地优秀案例,从文明实践活动的文体化组织、场域的书院化建设、队伍的文化性培育等方面做了系统讲解,特别是结合延平科特派特色文明实践精品路线的创设从政策契合度和文明实践爆品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延平区文明实践提质培优工作打开了新思路。

“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的每个细节都要做到群众心坎里”“文明实践工作要围绕区委中心工作”“文明实践项目的创设要现实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赢”……参训人员纷纷表示,通过两天的学习观摩,既学习到了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也看到了自身工作的短板,对今后文明实践工作的组织开展很有启发。

下一步,延平区将以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建设为牵引,培育一批精品项目,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文明实践,参与文明实践。同时建立“品牌项目库”,探索“品牌联建”模式,鼓励各级相关单位、社会团体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建共践,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迈上新台阶。(延平区委文明办 魏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