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聚焦 > 正文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传统文化遗产

2025-02-20 14:45:00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陈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传统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或遭到破坏。因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准确把握保护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只有当下保下来,才能传承发展好。必须坚持保护第一,既要纠治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又要刹住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之风,杜绝建假古董、篡改历史等歪风,才能把各时期重要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保护好。

准确把握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方法,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物质有形,精神不朽。正如在甲骨书简上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经史子集里激荡“经世致用”的情怀,在水墨丹青中品味“宁静致远”的风韵……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丰厚精神财富,越能从中汲取精华和智慧、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越能在更高层次礼敬中华文明、延续文化基因。因此,传统文化遗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用促保,加强活化利用,以改革创新推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赋予新动力。

准确把握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在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见证历史、以史鉴今。要不断提高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深挖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将它们背后的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更好呈现出来,拓展人们感知历史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令文明薪火相传。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标志性象征,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必须坚持交流互鉴,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对话,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一样,精心呵护每一处传统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留住历史的记忆,传承民族的智慧。(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 黄岩)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松溪:垃圾分类 绿色“童”行

近日,松溪县举办“垃圾分类·家家时尚——小手创造大不同”主题活动,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