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南浦街道跃进村地处浦城县城关核心区,下辖7个村民小组、1643人。作为典型的“城中村”,该村以“一流党建村、一流富裕村、一流民生村”为目标,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创新治理模式,实现从资源匮乏村到全国文明村的蝶变。2024年村集体固定资产市值达1亿元,村财收入3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1万元。先后获评“计生协会先进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连续四届蝉联省级文明村,2025年荣膺“全国文明村”称号。 “引”字领航强根基,党群联动织密“治理网” 跃进村党支部以打造“金星党支部”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推行“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网格管理。通过细化责任分工,将全村划分为若干微网格,党小组分区负责,党员精准联系到户,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政策落实“无盲区”。党支部深度融合理论宣传与阵地建设,在村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等实体阵地设置宣传栏、文化长廊,定期更新方针政策与惠民举措。同时,创新“线上+线下”双轨组织生活模式,运用微信群即时推送、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依托云端平台开展组织生活,有效覆盖流动党员,确保教育“不掉线”,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议”字为桥解民忧,闭环机制畅通“连心桥” 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收集—交办—反馈”闭环治理机制,设立“议事活动”点、“吃茶话事”点等3处,村干部常态化下沉一线听民声,依托“茶桌议事”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高效解决农贸市场管理、摊贩占道等急难愁盼问题35件,办结率100%,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 “兴”字赋能壮经济,市场驱动激活“共富链” 面对人均耕地不足0.4亩的困境,村党支部运用“六要”群众工作法,探索“物业经营+市场驱动”路径。自筹资金分阶段建设农贸市场:1998年一期建成,当年村财增收26万元;2012年二期投用,增收跃至206万元,共创造就业岗位百余个。同时,盘活闲置资产,出租厂房、店面65处,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增长的集体财富和村民福祉,成为推动跃进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惠”字暖心筑福祉,惠民实事提升“幸福感” 坚持将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构建全覆盖福利体系。2002年起为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标准逐年提高至300元/月,2024年共发放生活补贴118万元;设立“英才榜”,对考入大学学子奖励500-1200元,年发放助学金约1.5万元;每年为困难村民发放年终慰问金约1.5万元;全额代缴村民医保,2024年共支出65.7万元。累计投入超千万元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助”。 “育”字铸魂树新风,文明浸润培育“新风尚” 结合村情制定《跃进村村规民约》,严控“红白事简办”,通过红白理事会成功劝导取消“无事酒”12场,引导村民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推行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以“关键少数”引领乡风文明。组建6支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关爱老人等活动200余场次;依托“外清林走廊”打造长者食堂,为村内老人提供营养配餐,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跃进村坚持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用“小市场”撬动“大共富”,以“民约尺”丈量“文明度”,在0.4亩的人均耕地困境中,书写了“土地有限而创新无限,资源有界而惠民无界”的振兴答卷。(中共浦城县委文明办 南浦街道跃进村 吴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