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聚焦 > 正文

立德树人 护航成长——南平市关工委多措并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24-12-03 18:17:39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陈艳  

市关工委、长江支队历史研究会与南师附小联合举办“学雷锋 向未来”红领巾讲坛活动

近年来,南平市关工委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通过深化教育引导,坚持帮扶救助,引导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进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发展,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

紧扣时代主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一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红色教育。配合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宣讲报告、编发资料、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持续推动雷锋精神走进校园,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与中小学校加强合作,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育人协同效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雷锋精神感染和熏陶。目前全市已建立雷锋学校2所,进校园活动20余场次。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关心下一代“五老”志愿者徐肖剑同志荣获“福建省关工委百佳五老故事员”,他每年深入学校等基层单位宣讲10余场,编写12万多字《永恒的精神坐标——雷锋的故事》图书,并组织志愿队伍将图书捐赠给社区、学校。每年全市各级关工委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7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多万人次。

二是坚持实践育人要求开展体验教育。立足当地实际,注重运用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载体,把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经典文化、生态环境、社会实践等教育结合起来,为主题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以及公园、广场、车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市关工委坚持在家长大学开办家长国学、少儿国学培训班,探索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在规范青少年言行中的积极作用。

注重形成合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关爱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以“两法”为重点开展法治教育。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五老普法教育宣讲团”,利用法制报告会、模拟法庭、电视访谈、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每年向近10多万青少年进行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宣传,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高墙。今年在福建建达南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成立了南平市关工委在建阳区设立的首个法律关爱教育基地,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以帮教为重点开展关爱工作。南平市关工委连续23年与南平司法强制戒毒所签订关爱帮教协议,联手开展戒毒(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配合戒毒(劳教)所多方位、多角度开展戒毒矫治工作,增强效果与作用。南平市建阳区关工委依托“正苗启德”机制,于2024年7月成功孵化出全省首家专注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社工组织,由经验丰富的退休“五老”人员担任核心管理者,创新性地采用“五老+社工”模式,汇聚多方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正苗启德”项目自实施以来,已组织开展了帮扶帮教、矫治教育、心理疏导、法治宣传等活动1300余场,助力35名未成年人复学,挽救了29名有自杀倾向的未成年人,成功送矫22人。各级关工委以关爱工作团为依托,以帮教刑释、解教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转化工作为重点,采取结对帮教、跟踪帮教、现身说法和走进高墙探视等方式,参与开展对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全市共组建关爱工作团141个,参加人数达3340人。

坚持以人为本,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形式多样。

一是大力开展扶贫助学。各级关工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通过省上支持、建立基金、部门联动、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组织“五老”人员开展“老少携手、共建和谐”等活动,积极呼吁、推动为弱势群体青少年创造公平和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连续3年依托省关工委“关爱成长微心愿”平台,每年开展2期微心愿活动,共计为280名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在学习、生活上的心愿。今年市关工委争取省关工委“天芬助学金”、“富闽助学金”、“禾和助学金”等各类助学资金共计84万,从原有的当年考上大学、大中专的困难新生,扩展到品学兼优且有困难的在校大学生、特殊家庭、英雄模范子女等,帮助160多名闽北困境青少年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市、区两级关工委坚持一体运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制度建设上都取得明显进展。时任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范阳善把自己在家长大学授课的20多万字讲稿编印成书《家长为什么要学一点心理学》,免费赠送给学生家长和全市各基层学校;阳光心理服务团每年选择一所学校,举办“心理健康卫生周”活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拓展训练、召开心理卫生座谈会、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卫生发展计划等系列活动,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校、富有吸引力的主要实践活动。

顺昌微心愿合照

坚持与时俱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

一是探索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市关工委围绕家风建设,开展“五老好家风家训家教”“中华好家风”、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主题活动38场,引导青少年崇德尚善,孝老爱亲,乐于助人。通过创办“家长大学”,开设少儿国学班、少儿书画班和家长班,把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二是持续拓展书画艺术教育。市关工委积极探索书画艺术教育与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把有书画艺术专长又自愿参与关心下一代教育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组织起来,成立了南平市玉屏书画院,以公益书画的形式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公益书画培训活动,每周上一次书画课、每季举办一次学习交流活动,每年都吸引上千人次青少年参与学习。(南平市关工委 侯晓瑜 文/图)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松溪:让书香成为校园的味道

前不久,在省级特色项目公布名单中,松溪县实验小学成功入选福建省书香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