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村地处九曲溪上游,作为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重要的节点村,区域面积43平方公里,茶园面积1.2万亩,目前黄村年产精制茶100万斤,拥有大小茶企220多家,全村70%村民是茶农,是武夷山市产茶重点村。近年来,黄村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载体,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乡风文明,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时代新风。 党建引领,筑牢乡风文明之基。从党员干部抓起,针对村两委干部制定“治陋习 树新风”相关规定,立规明纪,强化约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充分发挥“三会”作用,组建红白理事会、妇女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从老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中选出一批愿意带头且有一定群众威望的村民担任会员,制定符合实际的章程细则,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整治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 善治善为,激发乡村治理效能。黄村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其中。积极运用“积分制”促进乡风文明,将村民自觉参与门前“三包”、垃圾分类、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志愿服务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通过积分超市进行兑换,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鼓励村民参与“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示范户评选,邀请茶学、礼仪老师为村民设计、布局美丽庭院、空间,并开展茶文化、礼仪培训,打造黄村村“茶韵小院”,展现乡村振兴新风貌。 文明实践,绘制乡风文明画卷。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打造茗川世府、横凤茶部落等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配齐活动室、宣讲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组建“心手相逢”“横凤”“星光”等8支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村两委干部、党员、妇女、乡贤、本地经济能人等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共有志愿者86人。同时,以传统文化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闹元宵·村晚·流水席”、“中秋月光下的茶会”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移风易俗、科技助农、法律普及等内容鲜活、形式创新的文明实践活动,2024年以来,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5场,受益群众1100余人。(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郑媛媛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