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墩镇位于建瓯市西北部,距离市区16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107人。201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3.91亿元,税收入库7985万元,财政可支配收入2770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连续蝉联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018年12月4日,徐墩镇被列为南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试点乡镇,迎来了光辉的新起点。试点工作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迅速构建了完整的组织架构,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 高起点构筑“117”文明实践体系,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架构、载体、内容、人员和工作保障等制度。 建立一个组织架构。建立一个由镇党委书记任所长,各站办业务能手为成员的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并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同时,在16个行政村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党支部书记任站长,具体组织各类村级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 组建一支实践队伍。徐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队长,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把闽源文化、朱熹故里、根艺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当中,促进公民素质再提升、推动乡风文明再提质,培育出了一批独具徐墩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目前已组建志愿者队伍42支,经常性参加活动的志愿者503人,在福建志愿服务信息网系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达1000余人。 打造七大服务平台。目前,徐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楼已投入使用,为各项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基础阵地保障。并通过整合提升镇党校、道德讲堂、文体中心、三农中心、三超文化广场、中小学少年宫等公共服务场所,打造理论宣讲、社会宣传、乡村教育、乡土文化、三农科技、全民健身、乡风文明等七大服务平台,进一步延伸志愿服务活动的外沿。 打造理直气壮的志愿队伍。我们把解决志愿者队伍的勇气问题作为志愿者素质培训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老师授课、资深志愿者介绍体会和实践锻炼等方式,着力锻造志愿者队伍的“精、气、神”。我们把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同团委、妇联、工会、学校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战斗力。在具体的活动中,我们做到“三统一”:统一旗帜,统一服装、统一口号(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通过大半年的打造,整个志愿者队伍的精神面貌极大提升,一些性格内向的年轻干部不仅性格开朗起来,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集体性体育活动,工作的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今年以来,我们主要围绕“新时代大宣讲”“我们的节日”“保护母亲河”“祖国,我爱您”等主题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49期,总受惠群众达8000人次。志愿者的底气来自于社会认可。为了扩大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我们积极策划了一批有“徐墩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每周一星”评选推广一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让每一个志愿者享受应有的荣誉,不做默默无闻的“雷锋”。 培养理所应当的永久习惯。我们始终把带动全镇人民参与志愿活动作为开展志愿活动的重要目标来抓,做到开展活动和宣传群众两手抓两手都硬。通过志愿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益性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比如在移风易俗工作中,不只是由党员干部带头践行,而是全体村民互相监督,自发实践,移风易俗工作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超过95%;在环境整治过程中,不只有保洁人员的辛苦付出,还有广大群众的自觉参与,形成了“万人保洁”的大氛围。在全民健身推广中,牌桌、酒桌上的人少了,跳舞、运动的人多了。全镇的文明实践活动内涵得到有效丰富,外延得到快速延伸。 制定因地制宜的活动方案。徐墩镇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和省根艺特色小镇,荣誉来之不易,在推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打造有徐墩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排污整治”“护河执法”等活动,做保护母亲河的先行者、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结合徐墩根艺特色小镇创建规划,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为载体,将根缘工艺品、老根世家、富利堂家具等5家龙头根艺企业确定为产业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和吸引根艺从业人员到基地培训,发挥基地优秀产业人才“传、帮、带”作用,形成以才育才的质变效应。 开展因时制宜的志愿活动。我们的志愿服务不仅有安排、有菜单,还着力突出因时制宜的特点。在今年7月7日的洪灾中,徐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投身救灾一线,卫生院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在根艺城加工区施工的中建一局,立即组建抗洪救灾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调派铲车、挖掘机加入到国道、村道抢通突击队;各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则动员妇女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淤保洁工作。在突发情况面前,徐墩镇志愿服务队展现了应有的责任担当。近一个月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汇演、专题演讲、“奋斗的徐墩”图片展、知青赈灾捐款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祖国,我爱您”系列庆祝活动内涵。其中在10月6日知青赈灾捐款中,收到捐款31700元,入户慰问困难群众16户,进一步拉近了志愿服务与群众的距离。 理论宣讲“润物细无声”。理论宣讲队主要由驻村干部、专业讲师、农民宣讲员组成,通过播一段微视频、讲一个百姓身边小故事、做一次微宣讲、演一个节目、帮群众圆一个微心愿这样形式新颖的组合式活动,把“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把“普通话”变为“家乡话”,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还通过文体活动、关爱帮扶等实际行动,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群众点单“服务暖人心”。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推出了《徐墩镇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总菜单》,为村民提供72项点单式服务,做到“群众点单,实践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如:4月20日上午,根据敬老院老人们的点单,志愿者给老人表演节目、剪指甲、打扫卫生,并与老人们一起包水饺,让文明润泽心田,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半年来,共接受群众点单9次,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和农业技术推广上,每一单都得到群众好评。我们力求做好一件件小事,帮助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难题,赢得了信赖,凝聚了民心。 移风易俗“旧俗添新风”。以前,“大摆宴席、祭拜祖宗、摆宴设酒招待四方来宾……”是建瓯人的特色传统,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赌博酗酒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新进代文明实践开展后,我们制定了《移风易俗“1+N”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殡葬改革+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工作,提倡“简办”“减办”“合办”“新办”,引导群众过文明、安全、健康婚丧喜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还推出了新时代“文化大餐”“知识大餐”“体育大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席盛宴送到基层,让越来越多的徐墩人开始接受移风易俗,把文明实践落到实处。(徐墩镇党委政府 建瓯市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