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兴:孝老爱亲欢乐多

2020-08-18 16:55:42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肖练冰  

郑和兴同志有个温馨的小家,更有一个敬老爱幼,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欢声笑语是郑和兴家庭生活的主基调。结婚28年,夫妻俩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小学期间都住他家的妻侄女曾天真地问:“姑丈,你和姑怎么从来不会吵架?”

郑和兴的父母都是1929年生人,已经年过九旬,近年时有叨念老家。他便早早谋划2019年国庆到老家过节,以了老人思乡之苦。倡议得到亲人们积极响应,国庆节那天,远在广州、上海的兄弟、侄儿们纷纷放弃节假大好商机,回家团聚。当老人在晚辈的簇拥下回到阔别整整20周年的故乡,那开心的笑容,让作为晚辈的他们觉得为这次团聚少赚点钱,整理久未居住的老宅、更换电线、准备食宿等所有的辛劳是那样值得。

父母由兄弟轮流赡养,每年有半年时间住郑和兴家。患糖尿病、胆道结石等多种疾病的母亲,长期服药,即便住在兄弟家里,十余年都是以他夫妻俩为主负责拿药。母亲天生素食,体质极差,仅2019年就住院5次。母亲住院,弟弟一个身在外地、一个务工十分繁忙,护理、照顾的担子基本落在他夫妻和大哥大嫂、姐姐身上。父亲喜欢肉食,尤其是近五六年来只吃药膳鸭,于是两三天为父亲杀一只鸭子成为郑和兴和兄弟家庭生活一大特色。由于夫妻俩工作都忙,除了节假日,平时只能利用夜间或早起宰杀鸭子,金银花、白毛藤之类的药材大都也是利用节假日亲自到山里采挖。

父母年迈,岳父母也都年过八旬。他们不愿意与子女同住,定居城郊,离他家近八公里。每逢周末、假日,郑和兴夫妻总会到岳父母家与他们团聚,帮助搞卫生、打理岳父的菜园子。岳母骨质疏松严重,行动不便,每到深秋开始,夫妻俩就要设法为老人调理,定期打进口的“密盖息”针剂,否则,冬天起不了床;“密盖息”在本地无售,经常要托人到福州、厦门等地购买。除了这些,老人还时常要额外“折腾”他一番。2016年4月17日晚,已近午夜,郑和兴正准备就寝,突然接到岳父来电话,说身体不适。此时,窗外风雨交加,自己又没车……几经周折,把岳父接到县城已是凌晨两点多。老人进了城,却不去医院,原来岳父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当天几次量的血压不同,心里紧张,才在半夜给女婿挂电话。岳父使用家电还经常闹出笑话。去年盛夏的一天晚上,岳父将空调遥控器调成制热,来电说空调坏了。他知道岳父怕热,连忙赶去帮助调好,可他一走,岳父又调成制热……如此反复,那一晚,他跑了四趟。

郑和兴父母是农民,一生贫穷,但始终相亲相爱。他们兄弟姐妹手足情深,妯娌间也情同姐妹。每遇节假、父母生日,大家总会聚在一起陪伴父母,给他们最大的温暖。求学期间学费基本是哥哥负担,自幼在他家长大的嫂嫂,对每个叔子都比亲兄弟还亲,有一年中秋节家里杀了只鹅,嫂嫂特地腌制一只鹅腿给他,等他放寒假回家时,鹅腿已经变味;在读初中的弟弟收到亲戚给的五角钱,舍不得花,寄给他这个读高中的哥哥。这些亲情令郑和兴终身难忘。

1974年冬天,澄源乡一干部送了三块光饼给因饥饿和寒冷哭闹不止的小弟,母亲叨念着感恩几十年。他写了这个故事和心得,发表在《武夷山》文学杂志和《福建法院文化》。尽管家庭经济不富裕,但夫妻俩对他人的困难总愿意伸出援手。2013年故乡公路硬化,缺乏资金,他主动捐助6000元,并发动亲友捐款。近年来,他为公益事业、患病的同事、亲友捐款近4万元,还积极支持妻子参与“微公社”爱心公益活动。

郑和兴兴趣广泛,写作、摄影均有所涉猎,下乡采风,遇到老人、孩子需要照片,便自费洗印好送给他们;作为法官,他清正廉洁、公正司法,办案数量、质量连续多年名列本院前茅,还积极通过文学作品、征文等参与法治宣传活动。他先后三次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7年获评全省法院系统五好文明家庭、南平市百佳政法干警家庭。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顺昌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有的为群众理发,有的为群众量血压、有的向群众发放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
文明湖里 集美文明网 晋江文明网 文明台江 连江文明网 福清文明网 龙岩文明网 邵武文明网 南平文明之光 莆田文明网 三明文明网 泉州文明网 漳州文明网 厦门文明网 福州文明网 福建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