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朱熹家训》 刘乐荣 摄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12月14日上午7时30分开始,建瓯二中校内紫薇园朱子像前,高二年段3班、4班学生在这里集体诵读《朱熹家训》。 “《朱熹家训》释义第一段意思是,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当天下午,建瓯二中党支部书记詹作建带领12名志愿者到建瓯竹海学校开展《朱熹家训》宣传志愿服务,并进行文明校园创建做法经验交流。这是建瓯二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优秀传统家训进校园的几个生动镜头。 《朱熹家训》是中国历史名人朱熹所作。“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人尊称其为“朱子”。 朱熹一生与建瓯结下了不解之缘。朱熹童年、少年居于建瓯,青年考学于建瓯,其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在建瓯完成。他壮年之时讲学活动常寓居于建瓯。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建瓯人。 建瓯二中志愿者在建瓯竹海学校开展诵读《朱熹家训》现场 刘乐荣 摄 建瓯二中重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新载体,将与建瓯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朱熹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中,在校园竖朱熹塑像、镶嵌传统文化宣传版面,列入德育课、晨读内容,举办朱子家训学习心得征文、演讲赛等。“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细落小,我们对《朱熹家训》传承,从学校层面到年段、班级德育活动均有融入,并运用新媒介大力宣传。组织引导学习《朱熹家训》不仅对学生,我们也对党员、教师作出要求。朱熹在建瓯生活过,目前还有遗址,对身边的历史名人相对学得更亲切。我们还走出去,带领师生到朱熹文化古迹建瓯五经博士府参观,并开展校际学习交流,扩大《朱熹家训》学习朋友圈。”该校党支部副书记、校长许友达介绍。 高二(4)班学生梁炜红说:“通过学习《朱熹家训》,让我更加懂得要尊敬老师、尊敬家长,礼貌待人,勤奋学习,也让我更爱家乡建瓯。” “近年来,我们学校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非常浓厚,切入点精准,乡土文化、校训等有效融合。从我担任班主任、年段长体会,精神文明着实是软实力,对励志鼓劲等教育效果很好,所以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初一年段段长彭碧金体会说。 “我认为诵读《朱熹家训》很有创意,对孩子们提高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都很有帮助。我相信诵读《朱熹家训》这项活动一定能成为我们学校的德育品牌。”初二(2)班班主任林思认为。(范小辉 詹作建 刘乐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