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通泰街道西门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理念,高位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坚持党建领航,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搭平台、建队伍、办活动着手,创新推出“六单”志愿服务工作法,致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西门社区荣获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成为南平市唯一入选社区;“六单”工作法入选2020年《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 搭建平台,拓展阵地,文明实践有保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聚焦整合资源,统筹多方力量,动员各类组织广泛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努力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员参与、全域行动。一是聚焦组织共融,打好“组合拳”。社区用活城市基层党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共驻共建”机制,开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把文明实践工作同基层党建、环境治理、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引导社区党员干部、楼栋长、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等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切实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共组织400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戴党徽、亮身份、明责任、强服务,协助社区做好卡口值班值守,宣传教育、巡逻劝导和物资“红色代购”等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群防群控防疫网;二是用好五级网格,打通“主动脉”。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小区中,党小组建在楼栋”的优势,在各小区推选有公益心、责任心的在职党员担任楼栋长或户长,以“志愿”为前提,以楼栋为阵地,以群众诉求为“针”,串联起一条条“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相互联系的“线”。同时将“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物业公司”深度融合,发挥楼道长作用,把社区各项工作全面、具体、深入地落实到每个楼栋、每户家庭,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合力。社区党委将五级网格科学延用到爱心扶贫助弱、维护社区安全、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中来,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开展党徽在邻里闪光、义务劳动进邻里等主题活动,并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双向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带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到邻里互帮互助中来;三是建强战斗堡垒,坚定“主心骨”。社区通过组织引领,整合各类资金,加强阵地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达800多平方米的西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从外观和功能上彻底地转变了社区原驻地仅60㎡的窘况。现在的社区综合服务站拥有整洁的办公环境、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舒心的花园式服务环境,设有理论宣讲大讲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居民议事厅、图书阅览室等各类功能室,建强服务群众的阵地,提升志愿服务开展实践的功能,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 建强队伍,孵化组织,文明实践有主体。根据居民服务需求,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主力军作用,为居民提供理论、政策、文化、卫生、帮扶等一系列菜单式服务。一是注重组织引导,建强在职党员队伍。社区共选出8名小区党支部书记、28名党小组长、34名楼栋长、240名在职党员户长,围绕“党建引领+睦邻共享+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切实开展党员“五亮”行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亮业绩、亮目标”,厚植“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小区治理人文土壤,让广大党员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先行者”;二是注重孵化培育,建强社会组织队伍。凝聚各方志愿组织力量,整合各种专业资源,培育专业志愿队伍,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南平市三社联动试点社区。通过“政府孵化+专业引导”,打造邵武首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组织开展知识传授、技能传习、业务交流等学习培训,积极培育志愿者骨干和组织管理人才,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精准化发展。社区共孵化出邵武春暖社工、“小喇叭”社区文明宣传队、“俏夕阳”文体活动队等12支自助互助的社区社会组织队伍,通过开展义诊、法律咨询、心理辅导、书法培训、朗读比赛、环境整治等各类活动,在破解老旧小区环境整治难、留守儿童成长困境、邻里纠纷、物业与业主矛盾、家庭矛盾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三是注重示范带动,建强志愿互助队伍。社区以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为主线,在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惠百家人”活动。深入挖掘社区的服务力量和资源,按照“按需服务、常态服务”原则,针对社区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引导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社会组织三方参与、三方联动、三方提升,建立了理论宣讲、文明传播、文化惠民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小区党支部及志愿者服务队伍共同参与的“志愿者之家”,引导小区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小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做到“小区事,大家议”,架起了居民自治连心桥。 丰富活动,创新形式,文明实践有特色。聚焦群众需求,倡导文明新风,创新服务方式,以接地气、具活力、有温度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是“六单服务”促“邻里自治”。针对社区内空巢老人多,留守困境儿童多的问题,社区坚持社区的事居民议、社区的家居民当,设立“居民议事室”,引导居民当主角,发动小区在职党员、居民代表举办数次“头脑风暴”邻里议事会,共议小区治理“金点子”。重点围绕市民群众热点需求话题,积极开展志愿“接单”服务,探索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六单”工作法,形成“居民点单-实践站统单、制单、派单-志愿者接单-居民评单”的闭环式社区服务新模式,做到随时随地“接单”,第一时间“派单”,及时反馈“销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满意度大幅提升;二是“三社联动”促“邻里相助”。社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活动,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需求作为指挥棒,整合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在三社联动上做文章,形成个性化菜单,对标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志愿服务。针对不同年龄、群里,发挥共驻共建单位及在职党员的资源和力量,创新性开设西门社区老年大学,开展插花、烹饪、养生、读经史等活动,让老人精神生活有寄托。由楼栋长、户长在小区内摸排出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12户,建立居家养老帮扶台账,采取“2+1”即2个志愿者对接1个受助人的帮扶模式,发放邻里守望亲情联系卡,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提升小区老年人安全感和幸福感。开展“故事会”、棋牌比赛、绘画书法等文化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不同群体的居民都能找到爱好的活动,增强居民的情感归属,有效促进邻里守望相助;三是“邻里文化”促“邻里相亲”。社区以邻里文化为主线,从居民需求出发,结合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订单式”邻里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认同。 社区以“缤纷四季邻里情”为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培育邻里情感,变“陌邻”为“睦邻”。春季“聚邻”焕生机,开展赠春联、义诊、健康知识讲座、诗文朗诵会、古民居摄影展等活动;夏季“益邻”送清凉,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公益暑托班、国学讲堂、家风家训演讲比赛、艺术插花、剪纸、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秋季“安邻”庆丰收,开展社区邻里文化节、百家宴、孝行天下亲子活动等;冬季“暖邻”驱严寒,深化“三社”联动机制,对接社工组织开展心理辅导、帮扶助困等暖心活动。今年以年,社区与共建单位联合举办各类讲座18场,主题宣传26场,文艺汇演及体育竞赛6次,对接需求志愿服务100多次,受众居民群众2000余人次。真正做到“群众点出需求,志愿团队亮出服务”,达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良好效果。(邵武市通泰街道办事处 童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