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平市交通运输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8年以来,南平市交通运输局文明创建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常态化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结合交通运输中心工作,多措并举、真抓实创,不断巩固、提升、拓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塑造交通运输部门文明形象,为全力推进南平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精神动力。 深化共识、凝心聚力,思想引领促创建 局党组深刻认识到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单位,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推动文明创建,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的强大“引擎”。 一是重学习、强素质,锻造组织堡垒。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部署,以党建引领推动文明创建,以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为载体,充分利用局党组中心组领学、党员交流学模式,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党员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系统开展集中学习990场次、专题研讨交流1269人次、党课宣讲72次。以持续性推进“两学一做”为主线,结合“业务大学习 能力大提升”等活动,以“一讲二比三训”为抓手,在全系统开展业务大讲堂129期、业务技能比武竞赛32场次、岗位业务实训1000场次,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双提升,进一步筑牢战斗堡垒,有效推动了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是搭载体、浓氛围,弘扬道德新风。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单位规章制度、融入干部职工生产生活,制作相关的行业规范宣传展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系统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53条,月刊播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1325条。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交通服务窗口、车站码头、交通工具等重点部位,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覆盖面达100%,干部职工熟知率达100%。培育“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交通行业价值观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南平交通精神,推进交通文化建设,打造文化走廊和职工之家,创建交通文化品牌。坚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作为道德提升的重点,以“道德讲堂”为载体,联合联创单位举办以“爱岗敬业”“朱子家训”“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的12期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引导交通干部职工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弘扬道德新风尚,汇聚交通正能量。举办“庆七一”系列活动,组织上专题党课、参观知青博物馆和金坑红色基地等活动,体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参加新年登高、市直机关诵读比赛、趣味运动会、第三届“环延平湖”健身和武夷新区健步走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是树先进、强示范,注重典型引领。在大力学习弘扬廖俊波精神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育、选树、宣传交通运输行业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以“文明家庭”“文明示范窗口”“南平好司机”等评选活动为抓手,把行业内事迹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推选出来,精心培养选树了一批服务明星站务员、“文明示范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党员示范车”“文明标兵”“好司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以承办南平市“崇德向善,助人为乐”道德讲堂,首届“南平好司机”,市交通运输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化展演等活动为平台,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使人人学有标杆、赶有目标,涌现出胡春、黄杰等一批省、市抗疫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江河、李炜等文明家庭、叶衍奇、廖志翔等五四青年,谭卫红等先进工作者,市交通运输局被人社部、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夯实基础促创建 坚持把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将创建内容有机融入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抓领导、建机制,夯实创建基础。成立了新一届(2018-2020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文明创建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局创建办重点抓,局属相关单位及局机关各科室配合协作抓,全局上下齐抓共建的创建组织体系。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仁旺同志亲自参与策划创建工作,先后主持召开文明创建专题会议13次,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具体措施,带头参加各项活动,带队督促创建工作落实,切实把文明单位创建有机地融入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确保创建工作领导有力、群策群力、形成合力,有序有效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局创建办结合实际,根据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先后印发了《南平市交通运输系统(2018-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南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第六届(2018-2020年度)国家级文明单位创建的实施意见》和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等。同时,重视行业文明创建,召开行业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15次,部署、协调县(市、区)交通局、局属各单位和窗口单位共同抓好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将文明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做到逐年递增。 二是抓落实、强督导,织密多维屏障。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考核机制和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定期监督机制,先后共主持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15次,支部书记联席会12次,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检查和“党建体检”12次,有效推动系统单位“两个责任”落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推进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坚持廉政教育全覆盖,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警示教育活动,编印《警钟长鸣》廉政教育季度资料。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一单位一专项”整治行动,将交通扶贫项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列为正风反腐“一单位一专项”整治内容,有效推动解决工作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 三是改作风、提效能,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把作风建设与创先争优、干部考评、效能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倡导实干拼创的工作作风。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四比六促”“项目突破年”“项目提升年”等创业竞赛和“弘扬俊波精神,聚力‘项目突破年’机关走前头”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引导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争先进位,履职尽责,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在“项目突破年”活动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干群同力,全力以赴抓项目、强服务、促发展,全省率先实现县道全面实行专业化养护、“四好农村路”运营好政府绩效考评全省第一、绿色交通城市顺利通过交通部验收、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项目数全省前列等好成绩,以真抓实干精神促进作风好转。 加强服务、讲求实效,民生改善促创建 坚持文明创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不断拓展延伸创建载体,创新服务理念,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一是抓业务、促发展,争创优良业绩。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四好农村路”建设,“万人争先、百点示范、十大精品”主题竞赛活动,松溪县获评2019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顺昌获评2020年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群众幸福感,完成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三产路”)365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670公里,隐患路段整治97处,撤渡建桥及危桥改造215座,新建乡镇运输服务站及候车亭120个,更新农村客车251 辆。2020年全面启动公路科技治超全国试点项目,实现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初步形成全市科技治超“一张网”,积极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群众安全感,目前完成22处车辆路面动态检测技术监控、30处重点货物装载源头称重和视频监控安装、1个市级治超监测监控指挥中心和10个县级分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开展“十三五”迎国评工作,通过加强干线公路管理、实施公路绿化提升,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推进路域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道路通行环境。截至目前,完成路面加铺改造工程主体项目23.68km,实施各类路面修复166000㎡,各类预防性养护工程670km。 二是重改革、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秉承“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材料、环节和时限,做好不见面审批服务,疫情期间办件网上申报率达到100%;对交通重点项目采取并联审批、打捆审查、容缺后补等方式,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推进项目审批全面提速。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审批服务事项42小项,其中27项为即办件,15项为承诺件,全部为全省最快时限;同时,开通跨市或跨区超限运输车辆及船舶建造检验预约上门审批和延时服务等,简化优化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推行“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公布“最多跑一趟”事项24项、“一趟不用跑”事项128项、“容缺后补”审批服务事项104项,取消申报材料71项,全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服务项目落地,最大程度方便办事群众,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改革获得感。交通行政服务窗口连续多个季度获评“红旗窗口”,多名工作人员获评“服务之星”。 三是进基层、解疑惑,聚焦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干部职工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单、宣传册、宣传袋等耐心地为问询群众解答交通运输行业有关安全的问题,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使交通运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累计发放宣传单3300余份,设置宣传展板90余面,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安全标语、横幅、挂图等63处。积极开展“信用交通月”宣传活动,用“三走进”(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村镇)形式,分4个阶段进行主题走访宣传,走访企业逾480家,各类运输场站逾150家,发放各类宣传单、海报、折页逾49500份,覆盖出租车、危货、维修、客货场站等多个运输领域,为全力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交通运输行业重诺守信和诚信经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是讲奉献、促和谐,履行社会责任。根据市里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成立南平市交通运输政策法规宣传志愿分队,积极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春运‘小红帽’”“争创文明城 争做文明人”“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受到市委文明办通报表扬,树立了良好部门形象。认真履行文明城市创建“路长”职责,定期开展路段巡查和志愿者服务,及时纠正不文明行为,做好责任路段、高铁站前、车站等公共场所秩序整治活动,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支持“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文化扶贫”及钓鱼大赛赛会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落实挂村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选派系统优秀干部下派驻村,并组织系统干部多次深入结对共建村走访调研,帮助挂点村和帮扶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局机关开展志愿服务298次,1956人次,累计捐款约13.5万元,无偿献血6900毫升,走访慰问困难人员270人,发放慰问金13.98万元,文化扶贫40680元。 文明创建一直在路上。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文明创建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总结提升,坚持不懈,深抓细化,营造人人参与的文明创建氛围,为全方位推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当好交通先行!(南平市交通运输局 陈龙勇 李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