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莉:情系“三农” 科技特派员助农结硕果

2024-03-15 16:42:49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陈艳  


郑莉,女,汉族,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担任浦城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郑莉同志是福建省高层次C类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十二届福建省政协委员,四届、五届、六届南平市人大代表。作为一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她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围绕“稳定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带领农技人员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探索,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闽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1月被国务院评为“2023年政府特殊津贴”;2023年12月被中共南平市委评为“廖俊波式好干部”称号;2022年11月被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22年12月被南平市妇联、南平市科技局评为“南平市最美巾帼科技特派员”;2021年7月被福建省科协评为“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1年4月被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评为“2020年度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称号;2020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4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3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2007年12月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就是郑莉同志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岗位上,她一干就是37年。37个春夏秋冬,她辛勤耕耘,勇于开拓,把论文写在了田野上。她经常深入乡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种粮效益,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南平市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作出贡献。

科技特派,助农结硕果

如何有效地开展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助力乡村振兴,郑莉大胆实践,努力探索。她主持推广多项粮食生产科技项目,还承担了多项重点试验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她主持实施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主持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项目,提高了粮食产能。主持实施“机收再生稻示范推广“项目,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种粮效益。主持实施“优质稻标准化生产”项目,培育“浦城大米”品牌,引导粮食生产向稳定化、优质化、规模化发展。主持推广“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提高了油菜单产、效益和食用油品质。油菜彩绘种植还促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每一个农业项目的实施都要开展大量的田间试验。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她常常冒着酷暑在田里观察作物生长和查看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去年夏天连续几天的田间作业,她中暑了,有人劝说:“女同志干嘛这么拼命?”她说:“干一行,爱一行。”“为了“三农”,再苦再累也觉得心里甜。”

最美茉莉,农民贴心人

为了让农民朋友更快掌握新技术,郑莉还经常带领农技人员在示范基地里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经常起早贪黑和农民一起下田,一起吃住,为农民朋友解决技术难题。

“以前种粮靠老经验,经郑站长手把手指导,我发现种粮道道可多了,现代化种粮效益真的提高了。”临江镇水西村的种粮大户马芳华说,“在郑莉的指导下,我从没有任何种粮经验到现在能掌握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一年能轻松承包4000多亩稻田种植水稻。”科学种田大大提高了种粮效益,让马芳华尝到了甜头。

情系“三农”,为农多建言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郑莉每周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全县19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笔记本写完一本又一本,把调研走访的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代表议案和建议。每年市人代会上,她都领衔或独自提出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她发现不少地方农户还是靠一把锄头种田,提出《建议政府加大农户购机补贴,延长购机贷款时间的建议》,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该建议,制定出一系列的购机优惠措施,方便了广大农户。“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乡村的振兴”等问题都成为她的调研题材,走访的现状,村民的要求,百姓的意愿,一一进行分类整理,根据轻重缓急,形成代表议案和建议带到每年的人大会上。

(供稿人:中共浦城县委文明办 林薇)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三月春“锋”暖 “益”起学雷锋

松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为主题,开展“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