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南平文明之光 > 文明村镇 > 正文

武夷山市大浑村:乡风文明扮靓美丽乡村

2023-10-25 17:32:53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郑正华  

吴屯乡大浑村地处武夷山市北部,大浑溪中游,是“中国传统村落”“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年来,大浑村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大力推进文明村创建,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强基础,创建“有品质”的文明乡村

大浑村坚持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工程,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城乡环境越来越美。

近年来,大浑村先后投入近200万元,修缮村组织场所、文化广场,依托宗祠建起了传统文化展示馆,配齐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健身设施等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完善了水美水网、生态林网、村道路网、排污管网的“四网”基础。积极倡导新乡贤文化,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优秀乡贤回报家乡的热情不断高涨,踊跃投资建设文化广场、捐资修路。

大浑村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党员、群团、乡贤等队伍,吸纳了一批农技、文化、法律等领域能人成为志愿者,将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新风尚传播到每个小组、每户家庭。因地制宜,划分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区,成为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习、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育新风,创建“有灵魂”的文明乡村

大浑村坚持文明乡村创建与乡村振兴融合,以文化振兴为着力点,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优良家风。

定村规,承家风。大浑村注重建章立制,重修村规民约,选任老干部、乡贤、能人等充当执约队,乡风文明徐徐来,移风易俗日日新;大力推动移风易俗,55名党员全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村部搭起“人民调解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注重文化传承,村里立起了衷氏宗祠村史馆,讲好家风家训故事,弘扬“衷志纯”为首的红色人物精神。大浑村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助推、村规民约、家风传承、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

抓教育,强宣传。大浑村始终坚持引导群众,选培高素质村民,建立完善四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利用宣讲团、志愿队、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推动文化进农村,讲“土话”接“地气”将上级政策“翻译”成群众能理解易接受的“群众语言”,举办多形式宣讲培训,乡村2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微型党课”宣讲50多场,听众1000余人次,有效政策理论和思想文化深植在农村土地。

建机制,创建“有内涵”的文明乡村

近年来,大浑村重抓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自发性,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协会组织优势。先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文艺协会、爱卫协会、老体协等6个协会组织,以“协会+自治”让乡风美起来。用红白理事会去陋习,用爱卫协会管村貌,用文艺协会增文明、用老体协促健康。组建了村级爱卫协会,主要负责筹集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开展农户卫生“红黑榜”评比、保洁员管理及工作考评等。

强化志愿服务。结合主题党日、中心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进入实践站开展教育培训。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红马褂”点亮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将实践站作为活动的主阵地,吸引志愿服务团队到实践站开展志愿活动。大浑村秉承传统,用活用好“大浑会”(即物资交流会)为主要活动,以传统佳节为主轴举办了一系列惠民活动,如“浓情端午 粽叶飘香”“九九重阳”“关爱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写春联 送慰问”“我爱我家 乡村清洁”等惠民活动。(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办 王丰伟 陈畅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政和:情满九月九 携手度重阳

10月19日,政和县民政局、县慈善总会联合智宇政和分公司、熊山街道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