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的“脏、乱、旧”的评价,“整齐的门面、干净的街区、古色古香的红柱......”是现在建阳区市民对古街的印象。 粉刷后的古街 叶影/摄 古街建成的时间可追溯到2002年5月,建成之时,是商住一体的小区,商业以古玩买卖为主,从而演变成大潭古玩城。经过岁月的洗礼,20年后,古街的老房子、老商户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只是裂痕已爬满墙面,门柱不再鲜亮,白墙不再雪白。为此,建阳区在古街路面改造的基础上,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将古街作为辖区文明街区示范点,进行粉墙面、涂墙柱、增车棚、传文明等一系列改造,打造美丽整洁、文明有序的示范街区,让古街蝶变焕新,逆向新生。 跟着示范街区小组长翁杰走进古街,门面上挂着的“轮值街长”的流动红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根据他的介绍,建阳区打造示范街区以来,古街商户自发的组建示范队伍,共7户,每周轮值一户,每天巡查2轮,根据门前三包、文明经营等规范进行巡查和劝导,针对表现好的商户也可以加进队伍获得这面代表荣誉的“流动红旗”。 “我在这边开了好多年店了,以前总想把东西放在店门口,招揽生意,示范街区做好以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仅占道还影响了市容,现在为了这面小红旗,我也在努力着,争取做好示范街区里的示范商户,绝不给我们示范街区拖后腿”。街区商户龚老板侃侃而谈。 “轮值街长”流动红旗 叶影 摄 宝山社区的挂点领导徐怡表示:这里原来是个封闭的弄堂,现在路修好了,直接通向了三中,为辖区居民带来了很多便利,也为这个街区带来了人流量。再者,示范街区的打造很好的激发商户和群众的自治积极性,让商户和群众更好地理解并主动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 建阳区打造示范街区焕新的不仅是街区的外在容貌,更有内在文明,新型的街面管理模式,不仅为商户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还让街面秩序更规范,商户经营更文明,化“被动”为“主动”,让商户和群众有了文明经营的“指南针”。(建阳区委文明办 宝山街道 叶影、孔祥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