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采访 他用真情传递好声音

2021-12-27 10:31:10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郑正华  

余长青,男,1973年5月生,政和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负责人,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通过笔和镜头传递政和好声音。参加新闻工作以来,他获评福建日报社“新闻宣传工作积极分子”、闽北日报社“优秀通讯员”。2020年,由他主创的《古道寻踪》获评2020年度福建省广播电视艺术奖(短纪录片类)三等奖、南平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21年被授予“政和县先进工作者”称号。

忘我工作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回来只能算完成一半活,到单位后还要粗剪视频素材或挑选、修理图片,撰写稿件。为能及时交稿,他外出采访回单位后已是下班时间,仍连抽转加班,立即整理采访素材、写稿,做到当天完稿、发稿。由于写稿用心、发稿及时,所投的稿件经常被上级新闻媒体采用。2020年,他最多时一个月被市电视台采用的稿件达25条(次)。

除了要采访、撰稿外,他还负责中心的APP、公众号、电视、网站等平台的新闻稿件编审工作,加班成为常态化。2020年3月22日下午5时许,政和高山区部分乡镇突降冰雹,他获得消息时正在家里吃饭,立即放下碗筷收集整理信息,以最快速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刚刚,政和镇前、澄源等乡镇下暴雨冰雹,乡镇干部正组织人员对受灾情况进行查看统计中》消息,短时间内阅读量达10万+,并被全国多家新闻平台转发。当晚,他到冰雹受灾现场实地采访,反映干部群众抗灾报道《福建多地降温,政和县遭冰雹袭击》在央视新闻频道及省、市新闻媒体播出。

骑行采访

他经常利用节假日骑摩托车到乡下采访。202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他下乡拍摄的新闻图片《星溪村民晒制笋干》在2020年5月8日《福建日报》经济版发表;《为了衢宁铁路早日通车》组图在2020年5月3日《闽北日报》头版刊登;所拍摄的风光图片经常在报刊、网站文旅专栏发表。

疫情期间,他沉入抗疫一线,采写《政和加强入闽检查站防疫检查》《疫情防控与春耕生产两不误》等反映政和干部群众投身抗疫、及时复工复产等稿件在南平电视台、《闽北日报》等刊播,正面展示当地干群齐心抗疫的精神面貌。2020年,他共在《福建日报》发表图片新闻8条,在《闽北日报》发表稿件20余条,大部分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自己骑摩托车拍摄、采访的。

勤学善思

“天下武功无快不破”“移动优先”,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闻追求“快”的节奏越来越强。他把新闻要“快”作为一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借助网络学习用手机拍摄、制作、发布图文、视频,力求随时随地第一时间发布资讯。

2020年9月27日,衢宁铁路政和段正式通车,他在现场拍摄制作的《今天,政和告别无火车时代》短视频通过单位自媒体平台发布后,短时间内浏览量达数十万。在中国白茶城正式运营、“政和白茶号”列车冠名首发等新闻现场,他第一时间通过自媒体账号发布现场报道,获得各界好评。

他善于捕捉身边的新闻信息,从小的切入点反映新闻事件的教育警示作用。2020年5月,他采编的《福建一家长炫娃车技》《涉事家长已删除视频》等报道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谢慧钊:爱的传递者

10月12日,松溪县残联联合县同人社会工作服务社举办的第三期保健按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