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女子爱亲孝亲 几经磨难不改初心

2021-12-27 14:58:16 来源: 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 郑正华  

余丽娟是家中老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支柱,她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照顾起居,对老人真心呵护,对子女尽心竭力,对丈夫关怀备至,十几年如一日的行动让大家对她交口称赞。

2005年夏天,当时还没有与丈夫结婚的余丽娟刚刚参加工作,与丈夫恋爱期间婆婆查出了胃癌,丈夫还在警察学校读书。因为丈夫是独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她主动向单位请假,担起了照顾婆婆的责任。那是她第一次见未来的公婆,原本没有打算那么快见家长,因为婆婆的病却直接履行了一个媳妇的义务。在福州肿瘤医院照顾婆婆期间,医院的病友都以为是婆婆的女儿,说老人家真有福气。后来丈夫参加公务员考试,到了建瓯公安局工作,那两年,为了能够多陪公婆,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与丈夫每个星期都骑着摩托车回浦城住两天,陪婆婆聊天,散步,给婆婆做按摩,缓解疼痛,常常询问婆婆的喜好,变着法做婆婆喜欢吃的东西。那时候婆婆逢人便说,我儿子都没有儿媳妇贴心。这样一直到2008年婆婆去世。婆婆的病花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她与丈夫又刚工作不久,在婆婆去世前他们只领了证,请了家中亲戚办了简单的酒席。彩礼、婚戒、婚纱照、婚房什么都没有准备,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觉得,未来的日子一起努力比形式更重要。

婆婆去世后的那几年,她与丈夫担心公公一个人孤寂,仍旧每周骑着摩托车往返浦城和建瓯两个城市,每周回去陪公公,给公公做饭,让公公享受家庭的温暖,子女的陪伴,后来,公公找到了合适的伴侣,她与阿姨主动沟通接触,成为了一家人沟通情感的纽带。

2012年,为了方便照顾父母公婆,她带着不满三周的儿子回到浦城工作。那时候丈夫在建瓯玉山,周一到周五,她带着儿子,照顾家里老人,每到周六就带着儿子坐四个小时的汽车到丈夫所在的派出所照顾丈夫,煮丈夫喜欢吃的家常菜,为丈夫收拾房间,洗衣服,整理宿舍卫生。让儿子能够多与父亲接触,也让丈夫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往返奔波一过就是三年半,直到2015年,丈夫从建瓯调回浦城工作,一家人才结束奔波的日子。2016年7月,丈夫因公受伤,伤情非常严重,身怀二胎的她挺着六个多月的肚子,坚持在医院亲自照顾丈夫,一住就是三十多天。那一段时间,医生护士看到她每天睡架子床,半小时就要醒来一次,都心疼她一个孕妇那么辛苦。丈夫术后出院一直都是坐轮椅,因为坐骨神经受损,腿部的功能无法恢复,她又带着丈夫,推着轮椅到上海最好的神经医院进行治疗。直到2016年12月,二胎出生,丈夫依然无法正常行走,又经过一年多的鼓励和悉心照顾,丈夫终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那两年,她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一边上班,操持家务。她常说,有时候觉得上班时才能有喝水的时间,下班经常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

2018年11月,父亲突发脑溢血,在医院一住就是四十六天,在最初的十五天,她向单位请了年休假,将孩子托付给公公和亲戚,衣不解带,寸步不离在医院照顾昏迷的父亲。给父亲擦身,降温、翻身、拍背,按摩,煮流质营养餐,待父亲度过危险期后,她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护。终于经过精心照顾创造了奇迹,不到一个月,父亲可以用手拿东西吃。两个月后,父亲能独立行走。2019年新年刚过,父亲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里时,意外再次降临,2019年正月初六,父亲意外摔倒,头部受伤,转院到福州住院治疗18天,终于使父亲转危为安。但是,父亲脑部再次受创,身体大不如前,行动迟缓,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经常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一年,她总是大街小巷寻找父亲。父亲再一次意外摔倒之后就卧病在床,在床上躺了一年。那一年,她与母亲轮流照顾父亲,每天一有空就去给父亲喂饭,换尿布,洗澡,擦身,洗衣服,洗床单。直到2020年11月,父亲突然病重离开了人世,她强忍着悲痛坚持给父亲操办完后事。

如今,她把对父亲的爱继续放在身边亲人身上,她坚信一定要将日子过好,让一家人开心幸福的生活。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谢慧钊:爱的传递者

10月12日,松溪县残联联合县同人社会工作服务社举办的第三期保健按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