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今年下这么大的雨,咱们小区里都没有积水。以往遇汛期,这里的水就断不了,出行就像过河一样,一些路段甚至需要垫好几块石砖才能通过,尤其老人和孩子,确实很不安全。”近日,家住在延平区紫云街道玉樟岭小区的老林指着小区内水泥地面感慨道。 据悉,作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紫云街道玉樟岭内许多基础设施都已年久失修,其中多处石墙孔隙渗水。小区的排水明沟一遇大量降水时就会淤堵,导致污水漫出到路面,还有部分路段的一侧板墙老旧渗水,强降雨天时就汇成了一道道“小溪流”,久了以后路面就开始生苔打滑,或是积成了带着恶臭的“小水潭”。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紫云街道结合“吃茶话事”“小微权力监督群”等平台,广泛收集辖区群众“微心愿”。近年来,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问题形成整改清单,抓好整改落实,开展辖区内13个社区的路面、雨污管道和排水沟等隐患排查和规划改造。截止目前,共修复路面110余处,疏通改造管道、排水沟130余处。 “现在小区内的所有雨污管道都做了改造,排水沟的边缘也进行了加固,消除了积水隐患,让居民的出行更‘脚踏实地’。”剑津社区党委书记陈茹惠介绍道。 下一步,紫云街道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做好为民办实事,紧密联系群众,用实际行动实现更多“微心愿”。(紫云街道 李韧筠 卢心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