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仔辉,男,1971年10月生,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光泽分公司技术维护部经理。 如果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那么默默奉献就是军人的本色。2002年,31岁的张仔辉从部队退伍,怀里揣着金光闪闪的4枚三等功勋章回到家乡,被安排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光泽分公司(前身为光泽县广播电视局),成为乡镇广播电视站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广电网络的顺行,张仔辉在线路网上追梦17载。这6000多天里,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军人精神不行,没有一点尽职尽责的工匠精神不行,没有一点舍我取谁的奉献精神也不行。 光缆熔接的带头人 光缆熔接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技术活,在线路布局中需要被大量运用,这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观察、操作能力。“在十多年前,光泽广电网络系统没有人掌握这项技术,加上它需要运用熔接机、查障机等设备,我们小地方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跟不上。”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光泽分公司经理王向阳坦言道,“每次遇到线路故障等问题,都需要请省里的技术人员下来。”常言道,开口求人办事难。经理王向阳皱着眉头回忆,那时从福州大老远请人来接一个头就要花费3000元,而且人家有自己的业务,技术人员并不是那么容易请来的。另外,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网络通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输送的延续性,不能间断,遇到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可光泽距离福州300多公里,出现问题了,有时只能干着急。 2006年,张仔辉从乡镇调进县城,改变了这一现状。18岁那年,他初中毕业,以通讯兵兵种进入部队学习光缆、电缆等专业技能,熟谙光缆熔接技术。在军营生活了12年,历练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一身的“绝活”,因专业技能突出,从普通士兵晋升为三级士官。当时的光泽分公司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缺乏,张仔辉回到家乡后,在工作岗位上,尽情发挥自己所学之长和军人的本色。现在,公司技术部可独立完成这一操作的技术人员有20多名,都是在他耐心教导下慢慢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 技术改革的排头兵 2012年,光泽县启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即从传统的模拟电视转换成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是一项高投入、高成本的大工程,所有的线路要重新安装,所有的信号要重新分配,它关系到全县3万多广电网络用户能否正常收看电视,绝非易事。”王向阳说道。此时已是技术维护部负责人的张仔辉,毅然决然地扛起重任。“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而且没有人教你具体如何去操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重提当年的往事,张仔辉感慨颇深。线路的规划、信号的分配、网络的设点以及前端机房、播出机房的设备安装调试,张仔辉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工作需要运用专门的软件完成,他则重新当学生一边学习软件操作,一边查资料画图纸,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不会就学,不懂就问。 两个多月,60多天,张仔辉每天在办公室加班到夜里11、1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张仔辉有低血糖的毛病,加上长期劳累没有休息好,有一次加班完回家途中突然晕倒被送去医院,妻子接到电话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细心照料之余嗔怪他不知照顾自己,他淡淡地说:“既然做了这份事,即使再难也要把它做好。”两个月之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顺利完成。 网络顺畅的守护者 每到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当中,张仔辉则早早地简单地吃过晚饭后,就来到机房值班,13年来,没有陪家人好好看一场春晚,当外面迎接新年的烟花燃起时,他才安心地锁上机房的大门,一个个慢慢地走回家。为确保用户正常收看电视、运用网络,像电视节目调试、线路维护等许多工作就必须安排晚上做。因此“五加二”“白加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2019年7月,光泽连降几天暴雨致使洪灾,全县干部群众都在奋力抗洪抢险。广电网络承担着水利视频会商系统的网络运输安全保障工作。6日,早晨5点,在杭川镇视频会议室,张仔辉的身影开始忙碌起来,大屏幕上显示着各个防灾点的实时画面,为确保视频正常运转,他已经连续一个星期从早上5点忙到夜里12点,每天穿梭在各个视频现场,以便发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这时,他的电话铃声又响起。“仔辉,闽北物流城小区机房进水了,信号已经中断了……”接到电话后,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情,立即赶到事发点。机房被淹导致小区内100多户用户信号中断,大家看不了电视,手机上不了网,肯定着急,必须尽快恢复信号。他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排水,启动应急设备等。由于处理及时,小区当天就恢复了通讯。“仔辉业务熟悉,在全市技术水平都是响当当的。”同事夸他道:“他虽然是我们的领导,但为人随和,没有架子,有任务了都是带着我们一起干。” 由于业绩突出,张仔辉曾多次荣获“南平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管理奖”等荣誉称号。“虽然退伍很久了,但有几点不能忘记,那就是荣誉!命令!责任!”他微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