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福建(二):“习近平同志做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为中心”

2020-07-27 15:28:10 来源: 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采访对象:王一士,1926年1月生,福建福州人。1946年6月入党,曾在福建开展学生运动。1981年起任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82年任福建省委常委、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83年任省委常委、省政府秘书长。1984年任省委常委、副省长。1987年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离休。

采访组:邱然 黄珊 陈思

采访日期:2017年6月4日初访,2020年1月10日核访

采访地点:福州市王一士家中,福州悦华酒店

采访组:

王老,您好!您是革命老前辈,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一直在厦门市和福建省重要领导岗位上工作。您1983年初调到省里工作,习近平同志是1985年到厦门工作的,你们最初是如何认识的呢?

王一士:

1981年9月,我调任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那时的厦门经济特区设立在厦门市郊禾山公社的湖里大队,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1983年,我调到省里工作,不再具体负责厦门经济特区的事,但对特区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关注的。

1984年,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1985年,习近平同志从河北正定调到厦门工作。那时,从厦门来的同志告诉我,新调来的副市长习近平同志很年轻,为人谦和,工作扎实。他一到厦门,先看望老同志,很多老同志家他都去过。他为人淳朴,大家都乐于与他相处,虽然他刚来不久,但和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样。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喜欢他,跟他没有一点隔阂。干部和群众对近平同志都给予一致好评。大家评价说,近平同志很实干,待人很诚恳,群众乐于和他接触,向他反映问题。向他汇报工作的同志,从不会感到紧张,因为他很有耐心,从来不打断人家说话。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会当众批评人,有错误的,就给人家讲道理,让人心服口服。

许多人对近平同志的修养给予很高评价,都说他这个人从来没有跟人发过脾气,非常注重团结。他自己也说过:“人团结得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很善于团结同志,这是他很大的一个特点。

厦门的很多老同志也跟我反映说:“近平同志很不错!”他们说,这个年轻人对老同志非常尊重,非常关心,也很有工作能力,干部喜欢他,老百姓也喜欢他,老中青都一致赞赏他。老干部们觉得他很真诚,很实干,平易近人,是一个完全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优秀干部。

在很短时间内,我听到关于习近平同志这么多好的评价,让我对这个年轻人感到由衷的喜欢。于是,我就想安排一个时间去厦门,亲眼看一看这位新来的副市长。

采访组:

习近平同志和您第一次见面给您留下的印象如何?

王一士:

1986年,我到厦门去。我的秘书陈芸找近平同志约好会见的时间。见面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

近平同志把到厦门工作后了解到的情况讲给我听,我发现他的记忆力惊人。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能够把厦门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情况摸清楚。当问到某一个具体的企业时,他能把这个企业的情况讲得很透彻。同时,他的工作思路也很清晰,对厦门下一步工作怎么做,怎么发展,从微观到宏观,都有独到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前瞻意识和规划意识。在我看来,这是一般年轻干部很难达到的高度。

从那次开始,我和近平同志的接触就多了。不久后,我约他一起到“闽南金三角”走一圈,深入考察一下。在考察过程中,我给他介绍说,“闽南金三角”这个经济圈当中,厦门是龙头,与泉州、漳州3个地区连成一个“金三角”,并辐射到闽中、闽西,带动福建中西部的经济发展,“闽南金三角”概念是著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同志提出来的。这给习近平同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到福州工作以后,提出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的发展思路,我想这应该与他在厦门工作期间的思考和这次考察有一定联系。

我在厦门调研期间,还到近平同志家里看过。他生活简朴,为人真诚,我所接触过的干部中,对他都是好评。总之,从厦门认识习近平同志开始,他就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  2  3  


文明聚焦
区县动态

顺昌县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有的为群众理发,有的为群众量血压、有的向群众发放 …

文明旅游
道德模范
文明展示
文明湖里 集美文明网 晋江文明网 文明台江 连江文明网 福清文明网 龙岩文明网 邵武文明网 南平文明之光 莆田文明网 三明文明网 泉州文明网 漳州文明网 厦门文明网 福州文明网 福建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