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组:长期以来,习近平同志一直都非常关心、尊重老同志,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建双:习近平同志对老同志特别尊重。他不仅仅是尊重老同志,还善于向老同志学习经验。在这里,我讲两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一位南下干部的故事。厦门市委原副书记李振经同志曾经在老革命根据地龙岩当过地委副书记。有一次,我到他家里去,他对我讲:“近平来看过我了,我很高兴。”我问:“他跟你谈了什么?”他说:“谈了很多,但是我很不客气地讲了一个小建议,龙岩是革命老区,厦门是经济特区,你要想一想怎么把两个地方连在一起,这样两地的经济都能够发展起来,龙岩有资源了,人民生活才会好起来。他态度很真诚,应该是听进去了。” 第二个是关于一位福建老地下党员的故事。福建有一位老干部,叫施能鹤,是老地下党员,后来当过厦门市政协主席。我去看望他时,他说:“我生病时,近平来看我了,对我说了很多安慰的话。”接着他又说:“他很虚心,请我提意见。我就给他提了一条意见,现在特区的人才,都被单位绑住了,有的人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单位却一定要他干这方面的工作,而缺人的地方,又调不过去这方面的人才。我就跟他说,一定要打破这个固有模式,让人才流动起来,不能让人才只窝在一个地方,否则对厦门发展是很不利的。” 只要有时间,习近平同志都会去看望老同志,关心他们的身体,聆听他们的建议。他很尊重老同志,重视他们的建议,与老同志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所以老同志才愿意给他提这么多好的工作建议。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与侨胞、台胞有很多交往,在很多问题上征求他们的意见,请您讲一讲这方面的故事。 王建双:习近平同志曾去看望过华侨的侨领、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庄云潮,征询吸引侨资的建议。庄云潮就对他说:“你要引进侨资,首先要争取侨心。”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他的意见。 我在这里讲一下我了解的一个故事。金门同胞颜西岳曾是厦门金门同胞联谊会会长,我到他家里看望他,他说:“我年纪很大了,近平很关心我,除了他自己来,还派人来看我,我很感动。”他还说:“我对近平讲了两句话。第一,历来厦门和金门都是亲戚关系,我自己的弟弟和很多亲戚也都在金门,可是现在厦门管得太死了,大家往来探亲,非常麻烦,很难批下来,有时只能偷着雇一条小船,大家在船上会面,这样多伤感情啊!所以,我建议他研究一下怎样能够放宽台胞回大陆的政策。第二,金门缺水,我们有江,我们的水很多,我们要研究一下怎么把水送到金门去,这样金门的民心就归过来了。”事实上,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一直支持从大陆给金门供水的推动工作,这件事情虽然有着自然条件困难与政治壁垒的双重阻碍,但他却一直在积极推进。直到2018年8月5日10时,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的愿景终于成为现实。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多时间,对福建干部群众有深厚的感情,为福建的发展付出了宝贵的年华与心血。您如何评价他在福建的这段工作经历? 王建双:习近平同志曾说,“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可见他对福建的感情有多深。福建的山山水水都有他留下的足迹,福建的大地都有他留下的声音。他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深入到干部当中去,他喜欢和大家打成一片。 通过与习近平同志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感到他既有启民心智的魅力,又有知民冷暖的情怀。他把感情完全融在人民当中,所以人民群众才会亲切地称呼他“习大大”。我想,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老百姓真正把他当亲人,才会这么称呼他。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